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合作交流 > 正文
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2021年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第六届母胎医学大会

时间:2022-04-27  作者:  点击:

2021年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第六届母胎医学大会

 

为促进母胎医学的发展,分享国际最新理论及研究成果,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79-11日,“2021年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第六届母胎医学大会”以网络直播形式成功举办。大会邀请到了国内外母胎医学专家对母胎医学相关指南、母胎医学新技术、新进展和热点问题进行专题分享,711日,分别进行了【早产、分娩专题】【子痫前期相关专题】,小编简要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早产、分娩专题】

 

赵扬玉教授:降低阴道分娩并发症-国家质控中心建议

1625961800(1)

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发布,要求产科医务工作者努力降低阴道分娩并发症发生率。针对这一目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赵扬玉教授从阴道分娩并发症的现状、趋势,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具体建议。随着生育政策调整,孕产妇疾病谱发生变化,在所有阴道分娩并发症中,以产后出血发生率最高,部分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如多胎妊娠、巨大儿、多次宫腔手术操作史等可在孕期和孕前识别和预防,而部分助产机构对高危因素的认识、筛查和评估不足不利于预防和管理,需严格落实妊娠风险筛查和评估。通过鱼骨图等方法关注问题广度,从不同节点、层次和纬度分析阴道分娩并发症发生原因,注重风险筛查预防,完善分娩安全管理,加强助产技术培训以减少阴道分娩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

 

贺晶教授:阴道助产并发症预防

近年来,我国在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提高医疗质量方面已经取得巨大进步。但如何进一步减少可预防的阴道分娩并发症,尤其是严重并发症,对于持续保障母婴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贺晶教授作了“阴道助产并发症预防”的主旨报告。阴道分娩常见并发症以产后出血和产道裂伤为主。据文献报道,我国阴道分娩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地区间和医院间差异明显。当前,阴道分娩并发症的防治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引起重视。需要严格落实妊娠风险筛查评估。产后出血常见高危因素,包括多胎妊娠、巨大儿、多次宫腔手术操作史、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既往有血液系统疾病等;产道裂伤的高危因素,包括巨大儿、肩难产及器械助产等。其中,部分因素可在孕期和分娩前识别。

 

古航教授:羊水栓塞分娩过程中的管理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古航教授分享了“羊水栓塞分娩过程中的管理”主旨报告。古航教授强烈呼吁分娩时突发心肺衰竭时,应该考虑与羊水栓塞鉴别诊断。详细介绍了羊水栓塞的流行病学及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多学科协作救治。古教授指出,羊水栓塞属临床诊断,高质量的心肺复苏至为重要,推荐使用前列环素、西地那非等药物解除肺动脉高压,子宫切除不是治疗羊水栓塞的必要措施,不应实施预防性切除。

 

本环节主持人: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滕红教授

 

应豪教授:≤34周双胎自发性早产的预防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发展、生育年龄的延后等多种因素,近年来全球双胎妊娠率明显增加。双胎妊娠围产期风险显著高于单胎妊娠,其中早产是双胎妊娠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早产率远高于单胎妊娠。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应豪教授分享了“≤34周双胎自发性早产的预防”。现阶段,早产预防循证证据和干预措施大多数来源于单胎,医务人员和孕妇本人在实际操作中容易生搬硬套,存在误区,单胎证据和干预措施并不一定适合双胎。近年来,双胎研究证据相比之前有所增加,例如,之前我们一直对双胎宫颈环扎持否定态度,但现在有新证据证明,对孕妇宫颈变短、有孕中期流产病史等特殊人群,宫颈环扎具有一定价值,可改善其结局。新文献还指出,患者检查时发现宫口扩张、羊膜囊脱出时,也可采用宫颈环扎以改善结局。总而言之,双胎早产预防情况正在逐渐改善,但是有些预防办法需谨慎使用,给患者做好知情告知,从而改善部分人群结局。希望广大妇产科医生能够做准确、个性化,同时与时俱进的决断。

 

刘彩霞教授:双胎-阴道分娩并发症预防

双胎妊娠的发生率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约占总妊娠数的3%~4%,双胎妊娠是导致早产的主要原因。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刘彩霞教授作了“双胎-阴道分娩并发症预防”的主旨报告。刘彩霞教授分享了双胎妊娠的流行病学;阴道分娩的主要并发症:(1)母体并发症: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延迟分娩;(2)胎儿并发症:窘迫、产伤;(3)新生儿并发症:窒息、脑损伤、早产儿;以及并发症的规范预防措施:(1)产前明确诊断:合并症、并发症、胎方位;(2)产程中严密监测:母体的生命体征,胎儿安危:胎心电子监测;(3)确定分娩方式:阴式分娩、助产分娩、延迟分娩、剖宫产;(4)产时:MDT、产科团队、及时启动产房快速反应团队;(5)产后:预防产后出血。

 

范玲教授:中转剖宫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范玲教授分享了“中转剖宫产”主题报告。中转剖宫产目前尚无指南和共识;正式临产,规律宫缩,之后中转剖宫产宫口开大3cm;发生率差别大一般在5%~10%,与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医生对产程的管理、阴道助产技术的应用有关。中转剖宫产并发症比计划剖宫产多。随后范玲教授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和自身的经验对中转剖宫产的定义、并发症、中转剖宫产指征、规范的手术操作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做了详细的讲解,让听课者受益匪浅。

 

本环节主持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余琳教授和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游一平教授

 

曹引丽教授:产房中医护一体—孕产妇安全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曹引丽教授作了“产房中医护一体—孕产妇安全”主旨报告。曹引丽教授结合自身医院的经验和流程,分别从产时母胎风险、产房设施设备(人机料)、产时流程管理(法环测)、产房医护一体(再培训)等几方面,详细阐述了产科的现状、风险、风险管理、妊娠风险的筛查与预警、制定规范流程及强化落实培训的重要性,从而一体化保护母胎安全贯穿始终。

 

张建平教授:复发性流产的诊治乱象—YES or NO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张建平教授分享了“复发性流产的诊治乱象—YES or NO”主旨报告。与同一配偶发生多次自然流产者称为复发性流产(RSA),但迄今为止,不同国家和地区对RSA定义中的流产次数、流产孕周等内容仍未达成一致。张建平教授指出了RSA的一些诊疗乱象:早期RSA的诊治存在不少争议,很多地方还需规范,检查的泛滥增加费用,治疗的泛滥存在潜在危险。最后张建平教授给予了孕期用药原则∶能不要尽量不要、能少用尽量少用、能短用尽量短用、非用不可衡量利弊而用。总之,RSA病因机制复杂,不同机制各自独立又互相影响,我们目前的研究对其认识可能仍极为有限,尤其是同种免疫型RSA方面,亟待更进一步的基础研究,争取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在机制研究上有所进展,以期为RSA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

 

张国华教授:复杂性会阴裂伤缝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石家庄市妇产医院张国华教授分享了“复杂性会阴裂伤缝合”主题报告。张国华教授讲解了复杂性会阴裂伤的基本概念,强调我们一定要判断可能造成会阴裂伤的高危因素,以Ⅳ会阴裂伤为例,提出了对会阴裂伤手术的准备工作,然后对Ⅳ会阴裂伤缝合基本原则,要过好七道关。Ⅳ会阴裂伤缝合的过程中注意几个关键点:严密的观察产程,分娩时选择性保护会阴,一旦发现裂伤要快速充分止血,恢复组织结构。如何来避免复杂性会阴裂伤?张国华教授特别强调重要的环节术后仔细检查和中枢术后护理。

 

本环节主持人: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滕银成教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宇光教授

 

【子痫前期相关专题】

 

杨孜教授:孕期子痫前期风险评估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杨孜教授分享了“孕期子痫前期风险评估”精彩报告。杨孜教授指出,中国的特色是接受规律产前检查的人群相对少,很多孕妇在第一次产检时已经处于中孕或晚孕期。但任何时候都要对这样的人群进行风险评估,观察是否存在风险因素,不论是孕前来,早孕期来,还是孕中期或晚期来,都不能忽视全面评估,如有临床表现更要探求病因,这样可以对症干预。进行全孕期子痫前期风险评估及科学管理,减少子痫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在保证母儿安全的前提下改善妊娠结局。

 

牛建民教授:妊娠期血压管理:需要厘清的相关问题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牛建民教授分享了“妊娠期血压管理:需要厘清的相关问题”的主题报告。牛建民教授从血压测量方法所导致的误差开始讲解,介绍妊娠期降压阈值的设定是以诊室血压≥140/90 mmhg,引用Chips研究相关结论,妊娠期血压控制目标是低于140/90 mmhg;随后,牛建民教授介绍了妊娠期降压药物的选择,包括一线/二线/轻症/重症4种的不同药物选择;最后,牛建民教授强调产后血压管理的重要性,妊高症患者分娩后需终身随访。

 

张为远:子痫前期患者血压管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张为远教授分享了“加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压管理,改善母儿预后”。迄今为止,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妊娠期高血压仍然是导致孕产妇和胎婴儿病率和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张为远教授讲课中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进行了详细解读。强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压管理控制血压应注意以下几点∶降压注意个体化情况,降压过程平稳、维持较稳定的目标血压,自觉症状(头痛、眼花、恶心等),尿蛋白变化(定量/定性),监测母儿生命体征,血压控制不满意、威胁母儿安全时适时终止。

 

欧阳德方:生理药动学模型指导孕产妇合理临床用药

14f289d17d78b64feae7960a32e4974

澳门大学欧阳德方教授从孕妇用药现状、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的背景、PBPK的孕妇应用及PBPK的中国发展等几方面分享了“生理药动学模型指导孕产妇合理临床用药”主题报告。欧阳德方教授指出,PBPK模型具有以下几点意义:PBPK建立完善的孕妇模型:建立特殊人群的通用模型是不同人种模型的前提;建立中国人自己的模型:结合数据,开发出更适用于国人的模型;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提供给药方案或剂量调整建议。

 

本环节主持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王志华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路军丽教授

 

陈叙教授:子痫前期并发心衰的辨析之路

心血管疾病目前是美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占孕产妇死亡人数的25%以上。心肌病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11%,占晚期孕产妇死亡的32%。心力衰竭也是产后心血管住院的最常见指征。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陈叙教授从妊娠/子痫前期与心衰的关系、子痫前期并发心衰的诊断与处理、以及子痫前期与心衰的新观点等几方面分享了“子痫前期并发心衰的辨析之路”。让大家对子痫前期并发心衰有了新的认知,从而改善母儿预后。

 

白桂芹教授:子痫前期合并FGR的产科处置

1625992185(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桂芹教授作了“子痫前期合并FGR的产科处置”的主旨报告。白桂芹教授从子痫前期合并FGR的概念、诊断、宫内监测,以及子痫前期合并FGR的治疗、终止妊娠时期、终止妊娠方式及预防等方面给予了精彩演讲。

 

张卫社教授:妇科小手术对妊娠的影响及管理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张卫社教授分享了“妇科小手术对妊娠的影响及管理”主旨报告。张卫社教授支持,保护女性生育器官的完整性是其保护功能完整性的基础。小手术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手术的指征、减少小手术的影响、有目的的针对小手术患者进行孕期的检测并做出针对性孕期的产科处理,才能保护患者受益最大化。

 

李雪兰教授:子痫前期合并胸、腹水的母儿结局及管理

1625994961(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雪兰教授结合临床病例作了“子痫前期合并胸、腹水的母儿结局及管理”主旨报告。子痫前期患者出现胸/腹腔积液,可影响多脏器功能,如胸腔积液积累至一定程度,可限制肺扩张,影响肺通气功能,加重全身缺血缺氧。心包积液、心肌缺血等均影响心脏舒张功能,使心脏负担进一步加重。严重者可导致急性循环、呼吸功能障碍。另外,胸腹腔积液形成多提示血浆胶渗压降低,大量液体外漏使得血液浓缩、血流缓慢、微血栓形成,血容量进一步减少,全身重要脏器及胎盘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动脉痉挛加重子宫胎盘局部缺血缺氧,引起胎儿生长受限,慢性凝血功能障碍等,可发生胎盘梗死、胎盘早剥、胎儿窘迫 甚至胎死宫内等并发症。因此,对于子痫前期合并胸、腹水的患者需要严密观察、密切监测,及时判断病情和正确处理,从而改善母胎预后。

1625993255(1)

 

本环节主持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姚强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王永教授